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国际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解读
    杜宇征, 张丽丽, 张亚男, 常颖慧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3, 12 (04): 173-176.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3.04.010
    摘要 (382) HTML (5) PDF (1366 KB) (39)

    2021年《国际中医技术操作规范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简称《规范》)作为世界中联国际组织标准已正式发布出版。该文从规范研制目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规范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原则、应用范围、腧穴组方、操作步骤与要求。并对制定过程中的重点及临床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解读,并阐述编制体会,解释"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意义,强调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对针刺补泻手法的传承创新,使其更规范化,且具有可操作性,为针灸临床医师使用该《规范》提供便利。

  • 2.
    醒脑开窍针刺法与针灸学科的五十年发展历程
    杜宇征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3, 12 (04): 133-137.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3.04.001
    摘要 (196) HTML (5) PDF (838 KB) (27)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建国以来国内外影响力最大、应用最广的针灸创新成果。这些应用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为针灸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持续不断的动力。回顾醒脑开窍针刺法与针灸学科的五十年发展历程,对全国针灸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中医药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未来相信醒脑开窍针刺法将会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 3.
    针刺治疗面神经炎
    傅立新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2, 11 (0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2.02.000
    摘要 (211) HTML (0) PDF (53068 KB) (26)

    面瘫又称为“面神经炎”,临床中多在睡醒或受风后发病,出现一侧额纹消失,睑裂扩大、闭合不全,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饮水漏水、鼓腮漏气,可伴有味觉、听觉的异常或耳后乳突部疼痛等症状。

    本病主要是因寒冷刺激、病毒感染、非化脓性炎症,导致面神经部位的血管痉挛、缺血、水肿,面神经功能损伤甚至神经变性,从而出现面神经麻痹的症状。面神经从面神经核分出,走行到颞部骨性管道内。根据面神经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1)茎乳孔以外病变,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面神经管内损害,鼓索神经受累时可伴随舌前2/3味觉减退、唾液腺分泌障碍,镫骨肌神经受累时可伴有听觉过敏。(3)面神经管前损害,主要是影响膝状神经节,可伴随舌前2/3味觉减退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听觉过敏、耳部疼痛及外耳道疱疹等,即亨特氏综合征。病变部位越深入,越难治愈。

    针刺及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且针刺介入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针刺加拔罐可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降低炎性反应,减轻神经水肿,保护受损的神经元,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起到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针刺疗法可以祛邪通络,行气活血,恢复面部阴阳动态平衡。

  • 4.
    筋骨针治疗屈指腱鞘炎
    傅立新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2, 11 (03):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2.03.015
    摘要 (98) HTML (1) PDF (95386 KB) (24)

    屈指腱鞘炎是指由于肌腱与掌指关节处的屈指肌腱纤维鞘管反复摩擦,产生慢性无菌性炎性反应,使局部出现纤维化,鞘管壁增厚及肌腱局部增粗而引起的症状。

    流行病学显示,一般人群终生患病率为2.6%,其中男女比例为1:4。该病的基本病因为过度劳损。《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或肝气衰,则筋不能动。

    建立在经筋理论基础上的筋骨针治疗屈指腱鞘炎具有独特优势。其核心理论为经通节利,通过选取掌指关节处筋结点,应用筋骨针由浅至深逐层分解,以松解得气为度,松解结束后,进行拔罐与微波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5.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列讲座(三)
    赵铎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1, 10 (03): 133-133.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1.03.000
    摘要 (112) HTML (0) PDF (52415 KB)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本症易发于20~40岁之间,少年儿童极少发病,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不发生于老年患者。临床上以第4腰椎和第5腰椎之间及第5腰椎和第1骶椎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内因是椎间盘本身退行性变或椎间盘有发育上的缺陷;外因则有损伤、劳损以及受寒着凉等因素。

    腰椎间盘纤维环在后外侧较为薄弱,后纵韧带在脊柱的全长中都无间断,但自第1腰椎平面以下,后纵韧带渐渐变窄,至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宽度只等于原来的一半,腰骶部是承受动、静力最大的部分,故后纵韧带的变窄,造成自然性结构方面的弱点,髓核易向后方两侧突出。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力;增加椎间盘外压力,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功能。

  • 6.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神思想钩玄
    张智龙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3, 12 (04): 138-141.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3.04.002
    摘要 (60) HTML (1) PDF (576 KB) (18)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临证注重"治神",提出"神之所在、神之所主、神之所病、神之所治——四神论"。从多方面剖析了神的内涵,形成了其独特的治神学术体系。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基于"窍闭神逆、神不导气"之病机,提出的一种具有养神、醒神、调神、治神的针刺疗法,其突出了针以守神、效以神应、施术治神的思想。该文从醒脑开窍针刺法立论于神、施术于神、治病于神、变化于神四个维度对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神思想作了钩玄。意在强调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立论于脑——这一元神之府。施术时强调神气相随,必以"神应"为度。治病当以调神为先。临证之时,多宗"治神"之旨,活用于他病。

  • 7.
    耳穴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佘锴, 马丹梅, 贺军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2, 11 (03): 111-11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2.03.007
    摘要 (1156) HTML (8) PDF (2142 KB) (17)

    耳穴是耳上分布的一些特定区域,是人体各部位在耳上的反应点,既能够反映身体的生理、病理情况,也能够接受、传导刺激以调理机体机能。耳穴疗法就是通过刺激耳上相应的反应区来防治疾病的方法。耳穴疗法以传统医学的经络、脏腑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手段,从理论研究到临床诊断、治疗,已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学科体系。耳穴疗法分为耳毫针法、耳穴埋针法、耳穴贴压法、放血疗法等,在临床上具有操作简便、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所接受等优点。该文检索近年来关于耳穴疗法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从失眠、高血压、便秘等临床常见病证阐述耳穴疗法的临床应用情况,旨在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9.
    院士寄语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3, 12 (01): DOI: 10.3760/cma.j.issn.2095-3240.2023.01.101
    摘要 (24) HTML (1) PDF (45504 KB) (15)

    2022年中医药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华针灸电子杂志》也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感谢各位编委、评审专家、作者、读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多年来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关心及帮助!

  • 10.
    头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概况
    李和坤, 谢慧, 马妍, 李斌, 张连城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1, 10 (04): 149-15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1.04.004
    摘要 (149) HTML (7) PDF (3313 KB) (15)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在脑卒中恢复期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机体康复。临床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针刺疗法的使用较为普遍,头针疗法的应用在其中得到不同方式的尝试。收集近几年头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比、分析不同流派头针的优缺点以及头针联合体针、舌针、其他疗法的临床优势,总结其临床使用价值及一般使用规律,以期指导今后临床治疗。

  • 11.
    "四步同调"针刺法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
    彭凯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0, 09 (04): 141-141.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0.04.004
    摘要 (129) HTML (0) PDF (660 KB) (14)
  • 12.
    通调任督针刺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浅析
    金梅兰, 卫洁, 贺军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0, 09 (04): 138-139.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0.04.002
    摘要 (86) HTML (0) PDF (627 KB) (12)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存压力剧增,导致慢性胃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治疗以抑酸、保护胃黏膜为主。从中医学角度来讲,该病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中脾胃虚弱证较为常见,中医学治疗以益气和胃为主。贺军主任医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用通调任督针刺法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现从通调任督针刺法和临证验案2个方面讨论通调任督针刺法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 13.
    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代菊红, 杨光, 黄竞敏, 孙玉文, 魏余晋, 杨丹丹, 张强强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1, 10 (04): 140-145.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1.04.002
    摘要 (215) HTML (4) PDF (4384 KB) (11)
    目的

    观察针刺灸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行关节镜下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天津医院运动损伤与关节镜二病区门诊及病房收治的单纯前交叉韧带断裂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针刺及温和灸法治疗,术后第3周开始,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膝关节主动最大屈曲度、视觉模拟疼痛指数评估(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大、小腿健侧与患侧周径差值变化的情况。以上指标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4、6周相比,2组患者的膝关节主动屈曲度、Lysholm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均呈升高趋势,且同组各个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924.721、1 720.125,P均<0.05;F=241.928、188.692,P均<0.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组内VAS评分及大、小腿健侧与患侧的差值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同组各个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8.913、48.702,F(△1)=205.625、109.898,F(△2)=108.806、58.334,5,all P<0.001]。(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主动屈曲度、Lysholm评分在第2、4、6周的升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2、5.489、4.645,P均<0.05;t=5.434、6.213、4.756,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在第2、4、6周的降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4、-5.570、-2.604,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小腿健侧与患侧周径差值在第2周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治疗后第4周和第6周大、小腿健侧与患侧周径差值的降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5、-5.659,P均<0.05;t(△2)=-3.361、-3.773,P均<0.05]。

    结论

    单纯运动疗法与针刺温和灸联合运动疗法对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均有改善作用,且针刺温和灸联合运动疗法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 14.
    针灸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张玲玲, 黎波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0, 09 (04): 146-148.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0.04.006
    摘要 (226) HTML (34) PDF (640 KB) (1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目前多使用手法复位治疗,但复位后存在残余症状或疾病反复发作等现象为患者造成极大的生理及心理负担,仍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很多临床研究显示针刺、艾灸、穴位敷贴等疗法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本病取得了可观的效果,归纳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旨在为今后的科研及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15.
    "通任顺气"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便秘浅析
    陈思宇, 李富越, 贺军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1, 10 (03): 99-101.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1.03.004
    摘要 (127) HTML (0) PDF (2131 KB) (11)

    便秘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因患者用力排便而引起血压升高,诱发再次中风、甚至猝死。临床应重视对中风后便秘的治疗。西医多采取口服通便药或开塞露润滑等,中医可采用中药及针灸方法治疗。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通任顺气"针刺法是导师贺军主任医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并选穴以任脉穴位为主,具有调理气机,三焦并调的作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对中风后便秘也有很好的疗效,现从中西医对中风后便秘的认识,"通任顺气"针刺法,临床验案3个方面探讨"通任顺气"针刺法对中风后便秘的治疗作用。

  • 17.
    针刺治疗脑损伤后的痉挛状态研究概述
    王艺霏, 翟伟航, 谢榕, 何江弘, 荣培晶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3, 12 (01): 19-23.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3.01.005
    摘要 (57) HTML (1) PDF (4224 KB) (10)

    脑损伤后痉挛状态是脑损伤引发的,以大脑皮层为主的高级中枢丧失调控随意性运动的能力,产生由低级中枢控制的肌张力增高及协调能力失常的异常运动模式。脑损伤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而脑损伤后的痉挛状态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尚无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而针刺具有促进神经重塑及缓解痉挛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脑损伤提供一种可行方法。研究已证明各类针刺方法对脑损伤后痉挛状态有积极作用。该文将阐述脑损伤后痉挛状态的发病病机,不同针刺方法对脑损伤后痉挛状态的改善作用,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18.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列讲座(一)
    赵铎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1, 10 (01):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1.01.101
    摘要 (93) HTML (38) PDF (125607 KB) (10)
  • 19.
    武连仲教授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经验浅析
    李隽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1, 10 (04): 146-148.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1.04.003
    摘要 (126) HTML (5) PDF (2046 KB) (10)

    在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改善其步行能力是最主要的康复目标之一,而足内翻是引起中风后偏瘫步态的主要症状,因此治疗中风后足内翻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全国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武连仲教授对中风后足内翻有独到的见解及治疗方法,确立了以"扶阳抑阴"为特色的针刺方法,临床疗效显著。浅述武连仲教授运用调理神机、扶阳抑阴的方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经验。

  • 20.
    智能针灸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潘小丽, 白丽丽, 金舒文, 刘嘉宝, 刘曼琦, 何川, 张红星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4, 13 (02): 50-55.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24.02.002
    摘要 (42) HTML (2) PDF (651 KB) (10)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可有效提高医师诊疗水平、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及降低医疗成本,但CDSS在针灸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介绍CDSS概念的同时,对智能针灸CDSS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应用情况进行系统介绍,分析总结CDSS在针灸领域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系统性能问题、医学伦理风险、技术人才缺乏等挑战,并针对今后智能针灸CDSS的发展提供一些解决思路,旨在促进针灸智能化更好地发展。

阅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