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T)、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脊髓背角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推拿疗法缓解NP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CCI+推拿组,每组12只。采用铬肠线结扎一侧坐骨神经干制作大鼠CCI模型。CCI造模后第4天,CCI+推拿组予推拿按揉造模侧"委中"穴,每次10 min,每日1次,持续14 d。检测造模前及造模后第4、10、14、17天各组大鼠PWT、PWL;干预取材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IL-1β、IL-6含量,尼氏染色观察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神经元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
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第4、10、14、17天CCI组PWT降低(t=27.52、21.80、14.36、16.23,P均<0.05);与CCI组比较,造模后第10、14、17天CCI+推拿组PWT升高(t=-13.58、-6.83、-8.40,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第4、10、14、17天CCI组PWL降低(t=16.61、27.22、24.55、27.21,P均<0.05)。与CCI组比较,造模后第10、14、17天CCI+推拿组PWL升高(t=-9.35、10.79、-21.86,P均<0.05)。与空白组相比,CCI组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神经元结构受损,尼氏小体减少。与CCI组相比,CCI+推拿组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神经元结构受损改善,尼氏小体增加。与空白组比较,CCI组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组织中IL-1β、IL-6含量升高(t=-13.97、10.89,P均<0.05);与CCI组比较,CCI+推拿组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组织中IL-1β、IL-6含量降低(t=2.98、6.36,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CCI组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中c-Fos蛋白表达增多(t=-7.97,P <0.05);与CCI组比较,CCI+推拿组大鼠造模侧脊髓背角中c-Fos蛋白表达减少(t=7.14,P<0.05)。
结论 推拿可以有效升高CCI大鼠PWT、PWL,改善脊髓背角神经元组织结构形态,缓解NP,其作机制可能与减少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活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