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图/表 详细信息
  • 针刺拮抗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姚甲瑞, 石现, 胡森, 钟毓贤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 2012, 01 (02): 13-17.
    摘要 ( 2 ) HTML ( 0 ) PDF ( 4737 ) ( 0 )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 穴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S),模型组(I/R),电针组(I/R+EA)和假针组(I/R+SEA),每组12只,后3组以阻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建立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电针组于再灌注前30min施电针(2.5mA,2~100 Hz,0.5 h)“足三里”穴治疗,I/R+SEA组于相同时间内轻轻点刺体表双非经穴点(腹白线旁2 cm,约剑突下4 cm水平)。 各组于再灌注1 h和3 h后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检测肠组织含水率、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黏膜血流量(IMBF),并用t检验法比较组间的上述参数差异。

    结果

    I/R+EA组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比I/R组均明显减轻。 再灌注1h和3h,I/R+EA组肠组织含水率分别为(74.00±2.11)%、(78.78±0.80)%,比I/R组(80.69±1.66)%、(83.17±2.08)%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8.632、6.824,均P﹤0.01);与I/R组相比,I/R+EA组两时间点肠组织DAO活性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19.497、-16.027,均P﹤0.01);I/R+EA组两时间点IMBF均比I/R组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9.34、-12.007,均P﹤0.01),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I/R+SEA组肠组织病理含水率、DAO活性及IMBF则均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944、-1.602;-0.946、-1.621,均P﹥0.05)。

    结论

    电针不仅能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还能增加肠组织供血,并能保护由此受损的肠功能。

组别 动物数 1h含水率(%) 3h含水率(%)
S 12 71.3 1±2.18 77.32±2.41
I/R 12 80.69±1.66a 83.17±2.08a
I/R+EA 12 74.00±2.11b 78.78±0.80b
I/R+SEA 12 79.95±1.70c 85.07±2.09c
表1 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1 h与3 h肠组织含水率比较(±s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