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图/表 详细信息
  • 经筋排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李桂平, 李妍, 袁军, 薛艳艳, 李瑛, 刘立安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 2012, 01 (02): 6-10.
    摘要 ( 10 ) HTML ( 0 ) PDF ( 4125 ) ( 4 )

    目的

    观察经筋排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PFNP)的临床疗效和最佳介入时机。

    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8月在成都、天津、青岛3个临床研究中心的360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组和经筋排刺组, 针刺1次/d,5次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于入组时、治疗1,2,3和4疗程以及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等进行疗效评价。 所得数据采用SAS 9.1.3和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进行t检验, χ2检验和秩和检验,P≤0.05(即α=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筋排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痊愈率、 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7% ,28.1%和85.4%,鼓索以下损伤的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49.6%和29.6%,较鼓索以上(痊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30.2%和25.4%)好,可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部功能和社会功能;针刺治疗的疗效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急性期和静止期介入(痊愈率分别为41.8%和45.8%)优于恢复期介入(总有效率为38.1%)。

    结论

    经筋排刺法治疗PFNP临床疗效肯定,急性期和静止期介入针刺治疗的效果优于恢复期介入。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χ 2 P
分期针刺组
鼓索以下 122 62(50.8) 36(29.5) 8(6.6) 16(13.1) -0.285 ﹥0.05
鼓索以上 115 57(49.6) 34(29.6) 11(9.5) 13(11.3)
经筋排刺组
鼓索以下 55 25(45.4) 15(27.3) 8(14.6) 7(12.7) -0.214 ﹥0.05
鼓索以上 63 19(30.2) 16(25.4) 15(23.8) 13(20.6)
表5 两组PFNP患者不同神经定位的疗效比较[例(%)]
本文的其它图/表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