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图/表 详细信息
  • 针灸治疗胃溃疡取穴及配伍规律分析
    徐小茹, 刘畅, 韩明娟, 麻东阳, 张营营, 齐梓嘉, 王朝辉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 2014, 03 (06): 32-36.
    摘要 ( 2 ) HTML ( 0 ) PDF ( 4030 ) ( 0 )

    目的

    总结近10年应用针灸治疗胃溃疡取穴规律,为腧穴配伍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方法

    以“胃溃疡”、“针灸and胃溃疡”、“针刺and胃溃疡”、“腧穴and胃溃疡”、“艾灸and胃溃疡”“电针and胃溃疡”为关键词,检索近10年中国知网(CNKI)、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胃溃疡的相关文献。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依次录入EXCEL表中,采用频数统计方法,统计总体选用腧穴的频次。

    结果

    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14篇,有效文献为66篇,主要使用穴位有27个,总结分析前10个穴位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规律。结果为足阳明胃经(足三里、梁门、天枢)3个,足太阳膀胱经(脾俞、胃俞、肝俞)3个,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2个,任脉(中脘)1个,手厥阴心包经(内关)1个。故取穴以足阳明胃经为主,配合任脉、足太阳膀胱经,选穴所取的部位以四肢部为主,以胸腹部为辅。其中,足三里与中脘相配频次最高,占54.54%,即合募配穴使用频次最高。

    结论

    通过对近10年有关针灸治疗胃溃疡的文献检索结果分析可知,应用合募配穴治疗胃溃疡的频次最高。

序号 腧穴 频次 百分比
1 足三里 59 89.39
2 中脘 41 62.12
3 内关 27 40.91
4 胃俞 20 30.30
5 脾俞 13 19.70
6 梁门 7 10.61
7 公孙 5 7.58
8 天枢 4 6.06
9 肝俞 4 6.06
10 三阴交 4 6.06
表1 腧穴频次检索分析结果(次,%)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