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 2012, Vol. 01 ›› Issue (01) : 4 -8.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40.2012.01.002

临床研究

基于临床证据的循证等级针灸病谱研究:精神及行为障碍病症
杜元灏1,(), 黎波2, 李晶1, 王栩2, 石磊2, 李丹2   
  1. 1. 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 收稿日期:2012-04-21 出版日期:2012-08-15
  • 通信作者: 杜元灏
  • 基金资助: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12B01)

Graded evidence-based diseases-spectrum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on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system:based on clinical evidence

Yuan-hao DU1,(), Bo LI1, Jing LI1, Xu WANG1, Lei SHI1, Dan LI1   

  1. 1.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
  • Received:2012-04-21 Published:2012-08-15
  • Corresponding author: Yuan-hao DU
引用本文:

杜元灏, 黎波, 李晶, 王栩, 石磊, 李丹. 基于临床证据的循证等级针灸病谱研究:精神及行为障碍病症[J/OL].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2, 01(01): 4-8.

Yuan-hao DU, Bo LI, Jing LI, Xu WANG, Lei SHI, Dan LI. Graded evidence-based diseases-spectrum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on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system:based on clinical evidence[J/OL]. Chinese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Electronic Edition), 2012, 01(01): 4-8.

目的

基于目前临床证据的强度,建立针灸治疗精神及行为障碍病症的循证等级针灸病谱。

方法

通过检索1978至2008年国内外7大文献数据库(CBM、CNKI、WF、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获得针灸治疗精神及行为障碍病症临床文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证据,依据证据等级强度综合分析标准,将针灸治疗病症进行循证等级划分。

结果

纳入研究临床文献600篇,共涉及32种精神及行为障碍病症,其中循证等级Ⅰ级病谱(强证据支持针灸有效)2种,循证等级Ⅱ级病谱(强中证据支持针灸有效)8种,循证等级Ⅲ级病谱(弱中证据支持针灸有效)12种,循证等级Ⅳ级病谱(弱证据支持针灸有效)1种,循证等级Ⅴ级病谱(极弱证据支持针灸有效)9种。

结论

目前不同强度的临床证据支持针灸可对32种精神及行为障碍病症发挥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但强证据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临床证据质量。

Objective

To classify graded evidence-based diseases-spectrum (GEDS)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AM)of 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diseases(MBDS)based on the currently strength of clinical evidence.

Methods

Retrieving from seven domestic and abroad databases from 1978 to 2008(CBM, CNKI, WF, VIP,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to acquire clinical evidence about AM follows: 7 strong evidences(the GEDS-AM level I)contain 2 types, 21 strong evidences in the middle(the treatment on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which were estimated by evidence-based medicine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rank of evidence abov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classify GEDS-AM.

Results

600 evidences were available, which involve 32 diseases of 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The GEDS-AM of MBDS listed as GEDS-AM level Ⅱ)contain 8 types, 47 weak evidences in the middle(the GEDS-AM levelⅢ)contain 12 types, 3 weak evidences(the GEDS -AM level Ⅳ)contain 1 types, 22 extremely weak evidences(the GEDS-AM level Ⅴ)contain 9 types.

Conclusion

Currently the different rank clinical evidence supported AM had different grad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32 kinds of MBDS, however strong evidences were still insufficient and the high quality evidence seem to be required.

续表1
病谱等级 病症名称 高级别证据信息 结论
Ⅰ级(强证据证明有效) 睡眠障碍 1项MRCT证明针灸有效性、5项SR(有限证据)支持针灸有效性 有效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优于常规西药
血管性痴呆 1项SR证明针灸有效性 电针与抗抑郁药同样有效,联合使用优于单一使用,针灸介入后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Beck抑郁量表评分、和疲劳等其它症状。
老年性痴呆 1项SR(有限证据)支持针灸有效性 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有效,优于常规西药
抑郁症 8项SR(有限证据)支持针灸有效性 电针与抗抑郁药同样有效,联合使用优于单一使用,针灸介入后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Beck抑郁量表评分、和疲劳等其它症状。
Ⅱ级(强中证据支持有效) 肠易激综合征 1项SR(有限证据)支持针灸有效性 对照常规西药在改善大便次数、便质方面有优势;与假针刺比较在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假针刺
抽动障碍 4项RCT支持针灸有效性 对照常规西药(氟哌啶醇)在症状改善方面有优势
焦虑症 2项SR(有限证据)支持针灸有效性 针刺与非针刺比较在疗效有统计学差异,但在改善汉米尔顿量表评分未见差异
强迫症 3项RCT支持针灸有效性 对照常规西药在改善症状及强迫症量表评分有优势对毒品依赖性上针
戒断综合征 1项SR(有限证据)支持针灸有效性 刺与药物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有强证据表示尚未证实针灸治疗药物依赖戒断综合征有效
病谱等级 病症名称 高级别证据信息 结论
Ⅲ级(弱中证据支持针灸有效) 心因性性功能障碍 2项RCT支持针灸有效性、1项RCT不支持针灸有效性 针灸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有效,安慰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多动障碍 1项RCT支持针灸有效性 对照常规西药在改善症状及多动症行为量表评分有优势
精神发育迟滞 3项CCT支持针灸有效性 智商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对照空白有统计学差异
慢性疲劳综合征 16项CCT支持针灸有效性 对照假针刺安慰在改善身体疲劳、精神疲劳、CFS兼症及SF-12生活质量有统计学差异
胃肠神经官能症 1项RCT支持针灸有效性 与西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如胃动力药等,不良反应少。
心脏神经官能症 3项CCT支持针灸有效性 与西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心得安等,不良反应少
癔病 4项CCT支持针灸有效性 对照抗精神药有优势
唐氏综合征 3项CCT支持针灸有效性 可改善患儿听觉,配合常规西药可提高智商水平
儿童孤独症 4项CCT支持针灸有效性 针刺与综合康复训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梅核气 7项CCT支持针灸有效性 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常规中药物(半夏厚朴汤)
创伤后应激障碍 1项RCT支持针灸有效性 针刺对创伤后紧张性精神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慢性酒精中毒的精神 1项RCT支持针灸有效性 针刺对酒精中毒导致的精神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女性出现的焦虑症有疗效。弱中证据显示针刺有效
症状
Ⅳ级(弱证据支持针灸有效) 恐惧症 3项CCT证明针灸有效性 配合心理干预的方法可改善幽闭恐怖症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1]
杜元灏.针灸临床证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
[2]
杜元灏,李晶,孙冬玮.中国现代针灸病谱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7,27(5):373-378.
[3]
李幼平.循证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25.
[4]
张鸣明,李幼平.Cochrane 协作网及Cochrane 图书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3-45.
[5]
董景五.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编译.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10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9-800.
[6]
熊俊,杜元灏,黎波,等.现代针灸适宜病症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0):1641.
[7]
熊俊,杜元灏.基于现代文献的针灸适宜病症研究的质量监控环节及措施[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812-814.
[1] 鲍引娣, 范翠芳, 张珺, 孙艳梅, 杨菁. 妊娠合并严重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OL].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2, 18(06): 739-744.
[2] 秦峰, 郑军, 李丽娟, 张立新, 李建娟, 陈坤, 卢春梅, 蓝海英, 庞强, 陈双燕, 陈瑶, 李凤贤, 李春宏, 朱丽秋, 杨凤英. 孕产期心身障碍临床路径(2020修订版)[J/OL].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 16(05): 535-542.
[3] 王淼, 宋小宇, 高宇, 李学超. 性早熟女性患儿及其母亲的心理功能评估[J/OL].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 15(02): 192-197.
[4] 华英, 张翠娜, 张庆富, 冯建科. 烧伤精神障碍及其诊治与护理策略[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1, 16(06): 466-470.
[5] 林潘, 张燕红, 刘富英, 戚晓倩. 伴有精神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OL].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6, 10(01): 125-126.
[6] 王毅, 杨超, 江羽, 魏冉, 方露, 于德新. 妊娠合并库欣综合征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OL].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 16(06): 563-568.
[7] 游平飞, 金红旭. 重症创伤患者相关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J/OL].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23, 09(04): 396-401.
[8] 黄程, 胡恒章. 肺性脑病所致精神障碍一例报道[J/OL].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 09(05): 317-318.
[9] 王蕾, 李宏锦, 张洋, 李英杰, 王洪生. 双相障碍与偏头痛共病的研究进展[J/OL].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9, 09(01): 45-47.
[10] 左方舟, 莫小恩, 徐沙沙. 喹硫平和奥氮平治疗痴呆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效果比较及对机体内环境指标的影响[J/OL].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1, 15(08): 631-636.
[11] 徐珊珊, 王英奇. 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180例的临床分析[J/OL].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0, 14(01): 22-24.
[12] 孙振晓, 于相芬. 精神药物的甲状腺不良反应[J/OL].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9, 13(11): 872-876.
[13] 李功迎, 王善梅, 于名超, 许允帅, 马洪霞.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与第十次修订本的比较[J/OL].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1, 09(04): 217-220.
[14] 马晓燕, Frank Larøi, 李猛, Walter Martin, 林小东, 陈策, 刘莎, 徐勇, 禚传君, Steffen Gais. 多病种言语性幻听症状影像遗传学特征及治疗靶点模式识别的研究概况[J/OL].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9, 07(02): 73-77.
[15] 王红, 侯辰, 李锐, 唐鹏.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治疗[J/OL]. 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0, 07(01): 41-46.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